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100學年度第2學期 三年級畢業考 國防通識重點


戰爭的原因
牡丹社之役,人入侵,清朝才開始重視台灣,西元1885年(清光緒11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調任首任台灣巡撫
牡丹社日本首次對外用兵,也埋下日後奪取台灣的伏筆
西元1894年,日本藉口東學黨之亂,出兵朝鮮,擊潰清朝陸軍、擊潰北洋艦隊,使稱「甲午戰爭」
西元1895年3月,雙方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日本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清代區分原住民為「熟番」、「歸化生番」及「生番」等3類,「熟番」只服從正立有像政府繳餉者;「歸化生番」只與通事有交易關係者;「生番」指從未發生任何關係者。
西元1895年,成立「臺彎民主國」,建立「永清」,定「藍地黃虎」為國旗,並公推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
臺灣義勇兵除兵勇外,尚有黑旗軍、義勇軍,總計參戰人數約略3萬5千人。
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總兵力約達8萬餘人
西元1945年(民國34年)8月,開羅會議宣言,將臺灣歸還中國
臺灣運動,可區分為武力戰鬥及非武力等方式抗
西元1895年5月29日軍陸軍中將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登陸澳底
辜顯榮引導軍隊於西元1895年6月7日進入臺北城。
※黑旗將軍劉永福
臺灣民主國歷時4個月
林小貓又名林少貓,與簡大獅柯鐵虎臺灣人讚譽稱為「抗三猛」
苗栗大湖烈士羅福星
余清芳事件,又名西來庵事件、噍吧哖事件
1895年5月30日 清李經方於基隆港橫濱號日本樺山資紀簽署交接臺灣文據
波灣戰爭
一、戰爭起因
1.歷史糾葛
中東素有「世界火藥庫」之稱
2.種族歧視
3.宗教糾紛
中東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1)猶太教與回教之爭:
兩教之共同先祖為亞伯拉罕,後因教義不同,演變成宗教之爭
(2)回教之遜尼派什葉派之爭
戰爭發生原因很多,最重要之因素為教派不同之爭
在兩戰爭中,伊朗什葉派伊拉克遜尼派
石油變成了現代工業的血液,波斯灣地區是壓送血液的心臟。
西元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伊拉克突然出兵攻佔科威特


第一次波灣戰爭
第二次波灣戰爭
戰爭目標
1.光復科威特
3.孤立海珊政策
4.保護油田

國際支持
獲聯合國支持

     
F117隱形戰機
1.數位化系統整合
2.大量運用衛星科技
3.武器更具殺傷力
4.精準炸彈比率大幅提昇
非軍事任務
1.恢復科威特政權
1.建立伊拉克民主政府


第一次波灣戰爭
第二次波灣戰爭
發起時間
全程
1991/1/17~1991/2/2844

發起方式
1.戰略轟炸
2.制空權
3.戰場準備

參與國
多國聯軍
美英聯軍
西元1991/1/18 伊拉克用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
西元2002/1/29 總統布希在911攻擊後首度發表國情咨文中,將伊拉克伊朗北韓稱為「邪惡軸心」
西元2003/3/20 斬首行動(空襲作戰)聯軍的地面攻擊正式開始(兵分四路)
西元2003/12/15 海珊就逮。
生化武器是2003 戰爭開始的原因。
西元1991年波灣戰爭,伊拉克有錯在先,美國是主持「正義」的義戰之師。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100學年度2學期 三年級期中考 國防重點


長平之戰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使秦國取得統一六國的致勝權。
范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
因此范睢 昭襄王轉兵鋒大舉伐
西元前262年軍大舉出兵上黨為確保上黨之利,亦興兵應戰
秦軍參戰主帥:王齕白起
長平(縣山西省 高平縣)
這場戰役仍以步兵作戰為主體,而步兵的戰鬥力高於步兵
王齕、廉頗相持階段
廉頗:築壘固守,以疲秦師
白起、趙括決戰階段
秦軍決定採取「誘敵深入,困敵聚殲」的戰略方式
長平是三國之間的交通戰略要地,就軍事地理優勢評量,較有利於軍固守而不利於軍攻擊
軍又有好戰嗜殺的「虎狼之國」惡名
范睢用計反間得逞,王陣前換將,敗相已現
年輕識淺,誤信傳言不聽蘭相如趙括母親之勸諫,仍堅持做出趙括取代廉頗之錯誤決斷
白起坑殺俘四十萬,以絕後患
至於戰場地形掌握方面,軍在最後決戰時期,能善用地勢險要之西南山谷,佈置口袋陣地;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這是一場典型的陸地圍殲戰
長平之戰開啟了中國殲滅戰例之始
赤壁之戰
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更是對確立三國鼎立局面具有決定性的一場戰略會戰。
蘇式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西元207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進而統一了北方,並鄴城修建玄武池訓練水軍
孫、劉聯軍
主要謀士:諸葛亮、魯肅
儘管謀士賈詡建議他利用荊州的豐富資源,休養軍民,鞏固新戰地,然後再用以強大優勢迫降孫權
劉備諸葛亮隨同魯肅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為孫分析敵我方我認識的很少
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聯合,定可取勝
如長史張昭等人認為曹操:兵多勢眾,趁早投降
周瑜孫權分析了曹操的兵力
周瑜深入全面的分析,終使孫權堅定了聯的決心
周瑜的部將黃蓋針對敵建議採取火攻,奇襲曹操軍戰船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事是全書最重要、規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戰事
曹操驕傲輕敵,棄騎就舟、捨長用短
台灣原是台南 安平地區原住民的部落名稱,初到安平漢人向原住民詢問這是什麼地方,原住民回答「TAYWAMN」
元代則曾於澎湖設置巡檢司明代駐防軍隊,並巡防台灣西元1604年更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
1619年 荷蘭為加強對東方之貿易與經營,東印度公司之名成立總督府於巴達維雅
第一個以有系統的統治台灣的政權便是荷蘭,而荷蘭人是以公司企業體型態來經營
1624年,海寇顏思齊鄭芝龍等自嘉義登陸,並招徠福建泉州漳州等人民墾殖
荷蘭人輾轉佔據台灣南部,以東印度公司為名佔領經營,並以攫取經濟利益為要務
1626年西班牙入侵台灣北部,並於社寮島(今基隆市和平島舉行佔領儀式
郭懷一事件」,即盛傳鄭成功於幕後策動之反抗爭事件
台灣擔任荷蘭人通事(翻譯人員)何斌(亦有稱何廷斌台灣海岸地圖,請鄭成功東進以作為反「根本之地」
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今赤崁樓
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安平古堡
西元1661年3月 永曆15年2月),鄭成功率領軍隊25,000人(並分首程、次程出發),船隻數百艘匯集金門 料羅,等候風向發船。
鄭成功何斌獻策下,廣搜人倉庫儲糧來補給士兵,並佔據水源,斷絕城中給水。
揆一不甘心東印度公司經營多年之殖民地在自己手中喪失,請求每年照例納貢,願奉獻軍銀十萬兩,請鄭成功退兵。鄭成功不予同意
西元1662年1月25日鄭成功將大軍移至身,大舉進攻烏特勒希堡
2月1日荷蘭總督揆一遣使乞降,並簽訂降約18條,結束了荷蘭人佔據台灣38年
鄭成功能掌握確實情資,利用海水大漲時順利通過鹿耳門進入臺江


MediaFire載點: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期末考國防重點


早在西元前430年,古希臘雅典斯巴達交戰,戰士開始不久,一種急性傳染病「鼠疫」傳播到雅典,在短時間內使大批的軍隊和居民發病、死亡,導致戰敗。人類歷史上,天花曾流行了三千年,奪去大約兩億人的生命。
生物武器,廣義的定義是利用動植物、細菌、病毒等任何蓄意用於對他人造成昌害的攻擊或傳染媒介。目前生物武器的使用大多還是以「微生物戰劑」為主。
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釋放裝置的總稱。
生物戰劑概分為六類(分別是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細菌、毒素和真菌)
目前可被用作生物武器的病毒有:伊波拉(Ebola)、天花(Smallpox)、炭疽熱(Anthrax)等。其中炭疽熱是不具傳染性的
新一代生物武器:基因武器
此類武器是依照軍事需要,利用複製技術等基因工程技術,把一些特殊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微生物體而製造出新事生物武器。
(一)致病性、傳染性強:生物武器具有比一般病毒更強的致病性急耐藥性,其檢測、消毒、防治更為不易。
(二)生物專一性:生物武器可以使人、牲畜感染並危及生命,但不會破壞無生命物體如武器、裝備、建築物等。
(三)作戰有效面積大
(四)危害時間長:炭疽桿菌芽孢在陰暗潮溼土壤中甚至可以存活10年
(五)攜帶方便,容易施放,難以察覺
(六)生產容易,成本低:蓬勃發展的微生物工業,劑可生產各種抗菌素和微生物保護劑,又可生產任何一種病原微生物,造價比核武器便宜。
一次大戰後就已經有禁止使用有毒武器國際條例,例如1899年海牙第二公約及其附件、第二宣言以及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
「奈米」是長度單位,一奈米代表10-9公尺
最先提出人類有可能在奈米層級做各種應用的,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
1990年7月,第一屆國際奈米科學與技術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行
「蓮花效應」是指荷葉表面的奈米結構具有抗水防塵的自潔功能
目前研究出最小的軍事飛機,「重量」及「燃料」成為這項技術的瓶頸
以奈米技術製成之偵測器具備多功能、微型化、靈敏度高、反應速度高、耐負荷性高、穩定可靠等特點
美國於1995年開始逕行俗稱為「麻雀衛星」的奈米衛星計畫,這種衛星體積極小,且種量不到10公斤
智慧型戰鬥服>利用奈米材料特殊的物理現象,可以製作有如人類肌肉的纖維材料,會自動在傷口部位收緊,以防戰士大量失血。
隱形材料
奈米微粒材料的「比表面積」較一般材料大,對紅外線和電磁波的吸收率也較強
「奈米燃料」具有體積小、燃燒效率高的特性,使得武器載具的速度、巡航距離大增
「太空罐」乃是運用太空武力來支援並達成國家安全目標之能力。
*約到160公里高處,空氣幾乎已不存在了。一般我們所稱的「太空」,便是由此點往外算起
1957年,蘇聯將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軌道,震驚了全世界
1990年12月美國在60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架起一座天文台─哈伯太空望遠鏡
目前太空在具僅能支援陸、海及空軍在戰場上之作戰行動,太空武器投射技術發展尚未成熟
*1981年4月12日,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上千萬人的注目之下緩緩升空,第一艘載人飛行的太空梭終於發射成功!
太空梭所需的發射費用約為傳統火箭的八分之一
人造衛星發射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是火箭運載發射:火箭運載發射仍是目前最常採行的方式。
2.機載式發射
3.太空梭上發射
通信衛星又分為:
(1)直播電視衛星
(2)軍事通信衛星
(3)電信業務衛星
搖桿探測衛星又分為:
(1)氣象衛星
(2)地球資源衛星:除了能作為探礦用途外、尚能應用於地質、地震、海洋測繪、地圖繪製、土地開發、災害評估、農林漁木資源與考古等用途。
導航衛星:一開始是美國為了軍事用途而設計的,原屬於美國軍方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間諜衛星:間諜衛星是標準的軍事衛星。在「偵查」及「預警」的功能上發揮極大的作用。
偵查方式分為─可見光偵照、紅外線偵照與雷達波偵照以及電子偵照。三種偵照方法中,以可見光分倍率最高,紅外線居中、最後是雷達波
反衛星武器的攻擊方式包含干擾、破壞或摧毀。
核導彈為反衛星武器最早期的殺傷手段
定向能反衛星武器
*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
太空軍事化發展的限制
(一)太空發展所費不貲
(二)太空武力技術尚未成熟
(三)太空垃圾
復興商工反霸凌專線:2922-9228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三上二段>國防講義


電磁脈衝(簡稱EMP)
電磁脈衝有以下特性:
(一)涵蓋面積大
(二)時間短暫、能量大:電磁脈衝武器爆點電場係以光速(約10-9秒)向外擴散
(三)頻率範圍廣
電磁脈衝的種類:
(一)核電磁脈衝:核爆炸時,會產生強大的和電磁脈衝
(二)雷電電磁脈衝
(三)太陽電磁脈衝
無線電
由於電磁脈衝會產生大量電子流,對極低頻(VLF)、高頻(HF)、極高頻(VHF)、超高頻(UHF)無線電通運影響甚大
電磁脈衝對人體沒有直接傷害,只對通訊、電力設備系統等電子相關設施具有嚴重破壞力
各種武器系統間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的問題發生率不斷增大
目前電磁脈衝的防護可分為下列兩種方式:
1.加強屏蔽裝置
2.提高系統防護能力
美軍將飛彈分為下列四類:
(一)洲際彈道飛彈(ICBM):射程超越過5500公里者
(二)中間射程的彈道飛彈(IRBM):射程介於3000到5500公里者
(三)中程彈道飛彈(MRBM):射程介於1000到3000公里者
(四)短程彈道飛彈(SRBM):射程低於1000公里者
1983年美國總統雷根宣布「戰略防衛構想」
(一)助力階段
通常是在300英哩高度以內或在發射後3~5分鐘的飛行時間進行計算
空中雷射
動能攔截機
(二)中途階段
1.基地型中途防禦
(三)終端階段
第三代愛國者飛彈系統
中程增程防空系統
第三代愛國者飛彈
愛國者飛彈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有反飛彈實戰經驗的防空飛彈
我國已經採購並部屬的愛國者,正式對外的名稱為「改良型防空系統(MADS,俗稱PAC-2Plus)」實際上是PAC-3的構型2
我國已部屬的三種飛彈,其中具備反飛彈功能的僅有三個愛國者飛彈射擊單位,分別配置在大台北地區周邊
2003年美軍狹著高科技武器以及優勢戰力進攻伊拉克,隱形戰績、精準導引武器、電磁脈衝武器與無人飛行載具都被派上戰場
(一)雷射導引:
優點:由於雷射波長很短,因此雷射導引的跟蹤精度很高
(二)地形批配導引:
代表作: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
(三)電視終端導引:
缺點:電視導引受氣象條件影響大,易受雲霧、煙霧屏蔽、強雷射致盲、電視傳感器等干擾
(四)紅外線導引:
代表作:響尾蛇飛彈
(五)雷達導引:
1.主動雷達導引
代表作:國產天劍一、二型等空對空飛彈
(六)全球定位系統GPS
代表作:戰斧巡弋飛彈系列
無人飛行載具
無人飛行載具,簡稱UAV或無人飛機,是一種由無線電遙控設備或由自身程序控制裝置所操控以執行作戰任務的非載人飛行器
早在20世紀中葉,個軍用無人飛機就被研製出來並投入戰場使用,主要是用於「軍事偵查」,受到續航時間及所攜帶膠卷的限制,使得無人飛機的功能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步。直到美國在越戰期間.....
現在無人飛行載具大多屬於「戰術偵查機」
完整的UAV系統,包含飛行載具、地面控制系統及發射/回收設備等三大項
2001年阿富汗戰爭開始後,美國空軍派出「掠奪者」、「獵人」和「全球之鷹」無人偵查機執行戰場任務。
掠奪者無人飛機
「地獄火」導彈
我國國軍目前也和民間合作開發出無人飛行載具的相關系統
隱形技術的定義是只減少和控制暴露給敵人可偵測到的訊號及蹤跡
雷達截面積(Radar Cross-Section,RCS)
目前用來減少飛機RCS的主要途徑有兩種:第一種是改變飛機的外型和結構的形狀隱形,第二種是採用吸收雷達波的塗料材料和結構材料。
目前中科院以有足夠能力開發隱形材料
因此降低水下音訊應優先考慮低頻之聲音
在艦艇方面,海軍光華六號計畫籌建150噸級的隱形飛彈快艇
非致命武器
凡是能使敵方人員暫時失去作戰能力(如暫時致盲、致聾、昏迷等等)但又不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傷害的物理手段,都可歸屬於非致命武器的範疇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三年級第一次段考國防講義>w


戰爭成為科技發展的強力催化劑,高科技武器也大幅改變了戰爭的型態。
戰爭型態及特色
(1)第一波 農業戰爭:倚靠肌肉力量的近身搏鬥武器
(2)第二波 工業戰爭:大規模毀滅武器、全民皆兵的集體徵召
(3)第三波 科技資訊戰爭:無前線的戰爭、以知識為軍力核心
艾文。托佛勒,《第三波》,臺北:時報出版,1994
第一波農業文明中戰爭的特色,使用的是刀、斧、供、矛等不需要火藥的兵器,統稱為「冷兵器」,武器的強度決定於使用的人力、獸力或材料。
成吉思汗利用火藥技術製造出具有強大殺傷力及震撼力的火炮
第二波工業文明由1774年英國瓦特發明蒸汽火車頭,揭開工業革命序幕
在這期間,戰力評估依據主要為機械力及火力,大規模的生產與大規模的毀滅為本階段的戰爭特色
西方兵聖克勞賽維茲主張的觀點「戰爭是推展至極限的暴力行為」
在第二波戰爭中,軍事家所追求的攻擊範圍、速度及殺傷力的競賽,已經到達了空前的極限。末期核子武器的出現,使全人類籠罩在「相互保證毀滅」的陰影下。
第三波科技文明下的戰爭強調「知識」就是戰力,以兩次的波灣戰爭為例,美軍運用精準的導引炸彈、巡弋飛彈、衛星定位、隱形戰機、無人偵查機、陸空聯合作戰系統、聯合後勤
第三波科技戰爭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戰術理論
1991年的波灣戰爭,開啟了現代模式的大門
聯軍正式發起地面作戰後在極短時間內結束
科學家努力奮鬥了幾十年,綜合運用電磁學、光學、聲學、材料學等科學理論和技術,創造了新的隱形技術
非致命性武器
例如一枚戰斧巡弋飛彈就運用了許多技術,如衛星定位、地形比對、導引技術、目標辨識等
戰斧巡弋飛彈命中率超過80%,誤差範圍在3公尺以內
無論科技如格以我們想像不到的速度在進步,其運作成功的關鍵因素,仍在於「人」
歷次的軍事事務革命中,又以自20世紀以來的規模最大
(1)15世紀>火藥:科技、財政
(2)16世紀>築城:建築、財政
(3)18世紀>英國財政革命:財政、組織、構想
                  法國大革命:意識型態、社會
近代軍事事務變革出現在「冷戰時期」
而首先登場的是「軍事技術革命」提出這個概念與名詞的是前蘇聯歐加科夫
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主任馬歇耳及其研究團隊作了如下修正及定義:凡因軍事準則重大變化、作戰組織徹底改變,以及新科技運用等,造成戰爭本質之改變者,應稱為「軍事事務革命」
「軍事技術革命」(前蘇聯):主張「革新」,本質上是「去蕪存菁
                                   缺點:新型態戰爭威脅反應較慢
「軍事技術革命」(美國):其主張則是屬於「革命」,本質上是「除舊布新
                               優點:能跟著時代潮流趨勢前進
以美國為例,美軍在越戰失敗之後,力行軍是事務革新,在經過一連串傳統的戰法籍組織編制調整後,1991年波斯灣戰爭,部隊戰鬥力已然倍增
武器及技術、戰法、戰鬥組織及編制三位一體同時改變,因而產生了新的作戰原則-----「要害打擊」與「同步打擊
武器來源的受限增加了軍事採購上的困難,人員精簡時所肇生在「質」、「量」轉換上能否兼顧的問題
由於我國國軍係依據美軍編制及裝備編成,所以要了解我國軍事事務革新發展方向,就得先從美軍當前軍事事務革命論起了
綜觀軍在波灣戰爭、科索沃軍事衝突、阿富汗反恐戰及對伊拉克作戰之表現,足見其軍事事務革命的成效甚佳
美軍在軍事戰法上著名的變革-----「斬首行動
我國國家當前國防政策,係以「預防戰爭」、「國土防衛」、「反恐制變」為基本目標
國軍以「科技先導、資電優勢、聯合截擊、國土防衛」為建軍指導
講求速戰速決:用兵打仗貴在速戰速決,而不宜曠日持久
曠日持久會使軍隊疲勞,國家經濟枯竭
未來的資訊戰,這種超越軍民界線與限制的特性,也讓資訊戰成為「超限戰」的一種形式
 資訊戰的武器系統可區分為「有形殺傷武器」與「無形殺傷武器」兩類。前者如空中載具、中長程飛彈與水面上、下船艦;後者如電磁脈衝、電腦入侵與病毒施放等。
美伊戰爭中,軍讓很多記者跟隨自己的部隊一起行動,就是一種心理戰
資訊戰,中共稱為「信息戰」
中共目前所積極研究的「點穴戰」,就是以信息戰為主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蠶寶寶烘乾意外((慎入

這是起意外.....
很悲慘的意外.....
因為我同學因此失去一隻蠶寶寶....
還得了「微波爐恐懼症」.....

以下是同學口述後加以修飾等的結果
請小心進入觀看,若有不舒服、想吐、頭暈現象請馬上關閉此網頁


事情發生在小學大家都在養蠶寶寶的年紀
那時候就有微波食品了((震驚....
我同學把蠶寶寶養在廚房流理台附近((為了便於取得水份等....

一天,他父母出門去過結婚紀念日
理所當然的他回家後就拿出預先準備在冰箱的微波食品
在流理台上處理他的「晚餐」
「叮鈴鈴鈴鈴鈴鈴鈴!!!」
家裡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同學匆忙放下手邊工作,前去接電話
就在此時,不知為何的
有隻蠶寶寶爬上了他的「晚餐」的「外殼」

同學講完電話後便匆匆撕開晚餐包裝並將其放入微波爐內
設定好並啟動後
他開心的盯著他的晚餐在爐內慢慢旋轉.....
此時,眼尖的同學發現晚餐上有的東西在蠕動!!
他將臉貼近微波爐,想看清楚是什麼東西....
「蠶寶寶?!!!!」他驚呼道
轉身看向他的蠶寶寶盒,快速的算了算總數...
「少一隻!!!」再次驚呼
同學馬上轉身要打開微波爐.....

此時,事情變發生在阿翔面前
他親眼看著微波爐裡的蠶寶寶開始膨脹....膨脹....再膨脹....
一邊劇烈的搖晃那逐漸臃腫的身體一邊膨脹
瞬間!!

「啪喳!!!!」

爆開來........!!!
綠色的汁液濺滿整個微波爐!!((沒錯....是綠色的

尖叫聲就這麼迴盪在整個公寓裡.......


((因屬人為疏失,所以公司並不提供換貨或維修,同學家只好自費換一台新的
  不過他從此不敢用微波爐.....